這次要介紹的這支手錶,不潮也不復古,而且還這麼大一個,看起來笨又蠢。不過可別小看了它,這可是人類航太科技的結晶、Garmin的經典產品,專門設計給跑步者、接收衛星訊號、可以記錄運動狀況的手錶,Forerunner 305。
2006年推出至今、受到消費者肯定,在Amazon上得到近5顆星評價,目前還在熱賣中。
【1,958人中,1,278人給滿分5顆星,495人給4顆星,我想,Garmin應該不會花錢賄賂顧客,請人上網捏造好評價】
說它不復古也不正確,其實這款手錶Garmin Forerunner 305在2006年就推出了,比初代iPhone早一年,以電子產品的生命週期而言,早就該被淘汰,就像2007初的iPhone已經沒人在用,Apple也不賣了。
但Forerunner 305 到現在Garmin仍在販售,而且還得到美國最大線上商店Amazon,將近滿分5顆星的評價,歷久不衰,跟早期的大同電鍋一樣 (現在的大同電鍋很容易壞← 個人意見)。
功能相當多
這款Forerunner 305功能非常多,說明書厚厚的一疊。衛星定位、虛擬教練、設定訓練計畫...。
對我而言,用了半年,我只會看四種資料,如下圖:
(左上)時間,跑了多久;(左下)距離,跑了多遠;
(右上)速度,每公里需要跑幾分鐘;
(右下)平均速度,起跑至今每公里需要幾分鐘。
適合有跑步訓練計畫的人使用
「三分鐘熱度」並不鼓勵盲目的消費行為,我認為這個產品並不適合給剛開始按觸跑步的人。反而比較適合已經有跑步習慣,也打算參加比賽,並且有明確的訓練計畫的跑者。
不過,如果你有癖好,就是喜歡知道從A點到B點的距離多長、要花多少時間、路途中間的高度變化,那也買吧。
【這是我在2011年初購入,為了「西雅圖搖滾馬拉松」的訓練。上圖是將比賽的資料匯入電腦後的結果 】
不需要「校對」
這一點部分讀者可能不明白。但是,如果使用過「需要校對」的產品,就能體會Forerunner 305的好。因為它使用衛星定位(你總不能校對衛星吧)。
像是Nike+ (下圖右)、Garmin Forerunner 50 (下圖右) 都「需要校對」,就是當你用一陣子之後,會慢慢感覺手錶或iPod上顯示的速度「很怪」。這時,說明書上建議你找一個標準的跑道,進行校對:繞著標準的400公尺跑道,跑一次,告訴手錶這是400公尺...。總之是個很痛苦的過程,調完後,你就再也不會用了,因為越調越不對。
【左圖: Forerunner 50,右圖:Nike+】
[後記 2012/3/19]: 有關於我對Nike+感應器的怨念,請看《不要買NIKE+ iPod感應器的理由》。
【GOOGLE提供的廣告】
無線心律監控帶-讓心肺功能的訓練更有效率
身體感受疲勞的程度,每天都不同。一樣的距離與速度,今天覺得「相當輕鬆」,下星期也許就是「累得像條狗」,這和一個人當下的身心狀況都有關係,但人的狀況每天都不同。所以,若是想要知道訓練當下,身體實際負擔的情形,應該找出你的「心跳速率」(每分鐘心跳次數),它才是最有效的參考值標。Forerunner 305內附無線心律監控帶,剛好滿足重度訓練者的需求! (兩者需搭配使用)。
不過,我只用過一次,因為不喜歡帶子綁在身上的感覺,很緊。
2011 現在買的價格正好,CP值高
2006年2月推出時,Forerunner的價格約在NTD11,500 (美金349元),現在台灣網路代購約NTD5,600。若是請朋友從美國情義相挺帶一台,含稅後大約只要NTD4,100 (美金128.55元)。和目前Garmin主打的Forerunner 310XT (美金349.99元)、Forerunner 405 (美金198.88元)相比,價格親切太多了。
PS: 以2011/7/16 Amazon的售價USD 128.55計算,稅款估計10%,匯率29,得到NTD4,100。
容易上手
在不用看說明書的狀況下,就可以找到最基本的功能了。而且我還會設定,速度的上下標,每當跑太快或太慢時,手錶就會嗶嗶的叫不停,提醒我們要維持訓練的目標速度。
Made In Taiwan
與其買Nike+或是iPhone,我寧願買台灣設計與製造的Garmin,台灣欸工程師,福氣啦!
【Made in Taiwan】
如何將跑步資料輸出到Google Earth
打開Garmin的軟體: 「Training Center」,到左下角的欄位,找到跑步的日期,點選後按滑鼠右鍵,選最下方的 View Google Earth。接下來Google Earth的軟體,就會自動啟用囉!
延伸閱讀:
和三分鐘熱度一起爆發小宇宙,在FACEBOOK按「讚」就對了! 或加入【 Google+ 】!
按下面這個「讚」,把本文分享給Facebook上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