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-彭明揮談困境與抉擇

高二那年,學校輔導室對全年級作升學的性向測驗,老師說這可以當作大家生涯規劃的參考。測驗完,我收到一張報告,寫著 『智力低於平均值,不適合繼續升學』。

幹!我馬上跟另外一位『智力低於平均值』的同學一起把報告撕爛,丟到垃圾桶。後來輔導室老師也沒有解釋測驗的意義、或是鼓勵我。我後悔當時沒用相機把報告拍下來,今天就可以找蘋果日報爆料,讓社會大眾看看本島教育的惡行惡狀。

我的青春就是這麼粗糙低賤,丟一張智力測驗給我,就能說成是『生涯規劃』。對高中生來說,只要沒考上大學,就什麼也不是。那我花在社團的心血呢?我在球場上流的汗呢?還有經過女校時小鹿亂撞的感覺呢?十八歲時,我覺得自己真實地活著,但老師和補習班都極盡所能想讓你相信: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,只有聯考是真的。

後來那年大學錄取率破九成,我上了大學,我發現大學課業也不難,空閒的時間很多,沒事就唱KTV、聯誼、徹夜打game或是出遊打發時間。午夜時我還會想起那張『智力低於平均值』的惡毒詛咒,它始終像午夜魍魎跟著我。我在想這種無腦的大學生活,要畢業太簡單了,和一個人的智力高下根本毫無關係嘛!

就這樣一直到了大三,那時候我看同學都在補研究所,我也在想:我要唸研究所嗎? 要補習嗎? 考不上要延畢嗎? 還是先當兵好呢? 那要考預官嗎? 還是把自己吃成大胖子好驗退?

我高中已經補了三年習了,所以走進補習班是我的心理障礙,我被困在那動彈不得,超憂鬱的。因為人生被《服兵役》這件事中斷,而且唸到大學竟然還要補習,當時我覺得自己好像還是什麼都不會,國高中非人的生活過了六年,大學唸了三年卻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作什麼。

直到有一天,我在BBS上看到一篇文章《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》,這篇文章講了許多人生的道理。但看完後,我真的也只記得「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…」這句話,不需要因為一時的得失驕傲、難過,甚至困惑

 

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-彭明揮談困境與抉擇

 

最後我選擇了直接去服兵役,這決定沒什麼特別,但是當年讓我的心情平靜了很多,讓我在軍中也能持續累積我的人生。

直到最近,我才知道原來《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》文章的本名是困境與抉擇,今天買了這本書

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-彭明揮談困境與抉擇

書名: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: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

作者:彭明輝

年份:2012年1月

這本書分成生命、學業、婚姻、理想四個主題,是寫給20~40歲之間的人看,對於20歲的狗臉人生我已無法追回,現在我剛好處在30歲的地方,所以這本書有一半內容還是可以看看的。

【GOOGLE提供的廣告】

 

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

十年前讀到這篇,讓我有了畢業去當兵的勇氣。現在我重讀這篇《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》,我覺得我懂了。如果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,那就是「興趣」才能將生命的片段累積起來。從小沒人告訴過我「興趣」是什麼?從哪裡來?會帶你到哪裡去?大家說到興趣都是講逛街、唱KTV、看電影,打電動等樂子,要不然就是「興趣不能當飯吃」,還是好好唸書、賺錢卡實在。

直到讀研究所的時候,我才搞懂原來「興趣」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,也是我人生中該好好呵護的東西。因為,在研究所中,總是那些『對自己研究有興趣的人』才能真正學到東西;對自己研究主題沒有興趣的人,通常唸得很痛苦又作不好研究,更不要講畢業之後,可能還要繼續面對這份工作好幾十年,對自己工作沒興趣的人,在要向前衝的時候就是少了一份熱情和堅持,作起事來也事倍功半。

但是彭明輝還是沒講興趣要怎麼培養。多年後我好像懂了,其實興趣可能藏在你的DNA裡,所以每個人的都不同,大家都叫好的不一定會適合你,興趣不會自己來敲門,也不會總是讓你很快樂。卡內基的銷售聖經裡有講,對一件事物的熱情來自於對它的知識,要努力付出,用心鑽研,甚至經歷挫折,人才會對一件事物產生熱情,它也才會變成你的興趣。所以,要找到自己興趣,就要反 璞 歸 真。回想看看,從小究竟有什麼事情會特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,而且把興趣變成工作也不是不可能,我時常看「一劍浣春秋」的部落格勉勵自己,如果他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影評人,那我最喜歡的事情-看漫畫,可能也會成為一份謀生的工作。

 

婚姻不是兼併與消滅的過程

婚姻中的兩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老師說夫唱婦隨,如膠似漆都是舊時代的謊言,我們不應該要求另一半照自己的意思作。

的確,老婆因為近年來宅在家,所以開始有反社會的傾向,我常常要求老婆出門社交,打電話給親友維繫感情,最好每天都出去跑步,然後說一句「我這樣要求都是為了你好」,最後都是吵架。

老婆雖然沒有工作,每月向我領薪水,但我還是要尊重她是個『獨立的個體』。其實她比我還有能力,不用像我一樣在外面挨老闆和客戶罵好賺一份薪水,她只要在家罵我就會有錢領了。

 

不要當無趣的中年人

這篇是全書最玄虛的地方,看不懂。但大概看得出這裡頭有個主軸是說『閱讀很重要』,大家都希望自己到中年時,禿頭膨肚之外,人不要變得太無趣,那最省錢的方式就是多閱讀。

但是老師沒教的是要看什麼書,書要怎麼看。他通篇引用很多大文豪的名言來激勵讀者,好像不斷在暗示我該去讀這些人的書,不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,那些經典文學、哲學的書,大家書櫃裡多少都會擺個幾本,但是根本就看不下去。如果太熱血把那些經典名著全部借回來,看不懂又浪費時間,真是找屎吃。進入任何領域前都要先有個概論啊!老師。我個人推荐鍾肇政的「西洋文學欣賞」,是西洋文學導論,好讀、便宜、又看得懂。

每年我的新年新希望都有勉強自己今年要看幾本書的計劃,每天加班累得要死,一年有看得完三本書就很好了,三本很少,但我知道有人比我更少。不過,每週很自然地,我都還是要追蹤「海賊王」和「火影忍者」的進度,我期許在自己35歲之前,可以看到海賊王和火影忍者的大結局!

 

自以為聰明的人把人生看成一場馬拉松

...自以為聰明的人把人生看成一場馬拉松,卻沒看到:在終點上所有的人都殊途同歸地進入了墳場」這是作者在書中的一句話。身為一位慢跑人士,真的感覺被打臉,因為我就認為「人生像一場馬拉松」,這中間有興奮、開心、有痛苦、撞牆期、吃喝拉撒,還需要會配速、調整自己的步調,不能被別人的腳步所迷惑,還要體認「不必衝刺」道理,可以學習到的人生哲理不會比老師讀到的聖賢書差。我猜,應該是老師比較少花時間運動,或是他常常聽到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」以及「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重要的是贏在終點」這兩句行銷用語,而忽略了「跑馬拉松」也是一種長期持續累積的過程,重點是對自己的承諾,而不是和別人的輸贏,還有終點的結果。

 

結語:

工作很無聊,對未來很茫然,對學校很不滿,已進入婚姻生活,不打算結婚,對生涯規劃有興趣的少年人、青人、中年人都可以建議看看。

 

 

請繼續閱讀相關文章:

1) 書籍介紹

2) 【導覽】第一次逛三分鐘熱度就上手!

3) 責任制,阻礙國家社會進步 

 

和三分鐘熱度一起看書,在FACEBOOK按「讚」就對了!  或加入我們【 Google+就對了!

 

按下面這個「讚」,把本文分享給Facebook上的朋友。
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三分鐘熱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