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年頭,閱讀一本書是很奢侈的事。第一,花錢買文字看是奢侈的,你拿起手機隨便Google,就有無止盡的免費文字跟埋伏廣告等著你去看;第二,你有自由時間卻沒花在手機上打APP,看臉書、影片、直播等。你還願意花上「幾週」的時間讀完「幾萬字」,就為了了解它書名上的那件事,真的就是奢侈。
有一些書,你還是必須要雙手拿著它,窩在一個角落慢慢讀,它也不能是「電子版」,因為會有種壓力來自螢幕。讀這種書的時候,並不是為了獲得資訊或是解決問題,而是為了在身旁創造一個安心的空間,讓你在裡面休息喘口氣,就像這本「我們住在焦慮星球」,作者麥特.海格(Matt Haig) 的本行是寫小說,但他有憂鬱症、恐慌症,寫文字是一種讓他安心的方法,所以這本書是一個小說家,在憂鬱症發作時,用赤裸文字寫下的他的感受,文字並不講究精美,只是為了癒療他自己。
書中說到他引發憂鬱、焦慮或恐慌的因素,有些他知道,有些他則完全不知道。比方說他去超市時會「恐慌症」發作,突然感覺週圍很可怕,因為超市是個很喧囂的地方,更可怕的是他活著無法不上網,一上網他就會想看e-mail 或是跟酸民筆戰等。
想要一個「安心的空間」也是我的夢想。現在我家如果小孩去上學,又正巧整理好的時候,在家裡會讓我有一點安心的感覺。不過,如果每天都要花時間整理,等我整理完,小孩也差不多放學回家了。之所以總覺得累,我除了要對抗外在環境之外,也要對抗手機上癮。上癮最喜歡找我們這種常常很累,沒有辦法擺脫問題,又需求不滿足的人,只要有管道能忘記問題一會兒,就很容易一直陷在裡面。
社群媒體,或是糖果這類遊戲,一開始我們在用的時候,都只是覺得好玩而已,它們的原理也很單純,糖果就是三個同色的糖果連成一線這種白痴的遊戲,比俄羅斯方塊還蠢,我怎麼可能會上癮呢?而臉書就是我本來就認識的朋友,把他們的事情寫在網路上而已嘛,這種東西從bbs時代以來就有了;而Youtube 也就是比較小的電視而已,人類都看了幾十年了,我一眼就能看穿他們的把戲,不會造成什麼問題。
但如果你真正面對時,你只能結論「網路」跟「手機」裡好像真的住了一個魔鬼。其實神經學家也已經發現神經成癮的機制了,會讓你一直用,一直打,直到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上面,還侵略你的休息時間,好不容易脫身之後,它的效應還會讓你連睡覺都會睡不好。Netflix 的執行長瑞德.哈斯汀( Reed Hasting)甚至說過:Netflix 最大的競爭者,不是亞馬遜,不是HBO,而是人類的睡眠時間!如果人人都願意少睡幾個小時,沉迷在看劇上,那(對他的生意來說)就很可觀了!
那怎麼對抗你的手機(或平板)呢?
【書籍介紹】我們住在焦慮星球三分鐘熱度已經搬家到 ReaderMemo.com 以上為文章摘要,其他不要買 2018年版 iPad 的理由還有 6 點,全文請點這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