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「媽媽不只是媽媽」,是寫給一直在職場打滾的婦女。如果問問「職業婦女」,她們幾乎一致表達:上班又要照顧家庭,日子過得很辛苦,在公司沒辦法加班,升遷無望,常常因為孩子生病要請假,在職場又不受歡迎;一回到家又要上第二個班,忙著做家事跟顧孩子,而這種阿信生活至少要過十幾年。

「媽媽不只是媽媽」宣導了一件事:妳要當一個「快樂的職業媽媽」,雖然外在環境艱難,但只要改變妳的想法,許多問題也會隨之解決。當了媽媽之後,妳要對孩子、家庭、老公等更多的人負責。所以,這也是人生中更需要「誠實判斷」與「自決勇氣」的時期。

 

首先,當了媽媽之後,妳要先問自己「為什麼要工作?」

第一:就是需要錢嘛!

不是俗氣,不是自己物質欲望強,也不是老公賺的不夠花,而是現在大家的命都很長!現在平均壽命是80歲,而年輕人也愈難謀生了,現在不是說以後機器人要取代人力了嗎?你小孩長大的那一代可能更嚴重。不管妳現在對孩子多好,如果長大之後,妳必須要伸手跟他要錢,都是會造成他負擔,大家傷感情的吧!所以40歲到50歲這段時間,人還能賺錢時為什麼不去賺呢?

每個在家裡煎熬過的女人都一定有技能。比方說,當保母,餐飲業都是工作。若不是現在還有個創業夢,我還真想去當「到宅保母」,享受帶孩子受尊重、做家事有錢賺的快感,50歲之後真的不工作,我還可以當20-30年的貴婦哩!

第二:作者相信「上班」跟「盡媽媽責任」可以同時兼顧,要做到什麼標準?自己決定!

作者相信「小孩是看著媽媽的背影」長大的,要把小孩教育成一個有謀生能力的人,那媽媽自己要先知道怎麼謀生。

從你身邊的親戚、朋友中,上一代或這一代的,你隨便看都會發現很多職業女性,最後她們的孩子教得也不會很差,常常都還更好 (冏)。端看你對小孩教育的標準為何,如果說要把小孩教到唸哈佛、當醫生、有創造力,嚴格說那是小孩自己的責任,正如同你現在的能力與工作好壞,都是你自己的問題,怎麼會是你媽的責任呢?

就算名校畢業,才藝很多,創造力很強,他將來的人生際遇,也是他個人「一連串選擇」與「環境變化」的隨機過程。當孩子教育成人之後,妳將無法干涉孩子的選擇。再來,如果你自己不是黑社會,你小孩變流氓的機率也不高。所以,女人即使傾自己後半生資源,介入「小孩教育」,也無法保証將來會成就什麼。反之,妳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,還比較有機會創造自己的人生。

第三:「工作」對一個人來說,仍有很多賺錢之外,看不到的正面因素

前提是你要做「你喜歡的工作」。面對一份工作時,人會自然地全神貫注,熱血沸騰,克服困難之後,自信會不知不覺強大起來。工作即使升遷不了,還可以累積知識與能力。在家裡,就算小孩家事一大堆,女人也忙得要死,但我們一年365天面對家務的心態,還是擺爛的時間多,差別就是妳沒有老闆,沒有升遷,沒有選擇,沒有薪水,沒有假期與自由。

接著,如果要決心要作個職業媽媽,妳如何找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?

在妳手邊,永遠仍有一些資源可以發掘,像是:

三分鐘熱度已經搬家到readermemo.com,以上為文章摘要,欲讀全文請點:媽媽不只是媽媽 
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三分鐘熱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