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這本書把許多心理學理論用「人話」說出來,還有可愛漫畫來解釋重點,不只是容易看完,還讓你記住。
因為心理學研究的是「人」,所以正常人多少都會對心理學好奇。在實用上,嘴巴能吐出幾句專有名詞而不吃螺絲,對你在把妹時特別好用。當妹跟你吐露一些心事的時候,你引用心理學理論來回應,至少會顯得你有在聽。不過心理學的書多半寫得很枯燥,年輕時我會跟這種書對幹,書上有圖我還故意跳過不看,我就是要讀越艱澀的越好。不過現在我對讀書的態度也改變了,我開始會感激作者,把書寫得易讀快懂。
你想打敗三分鐘熱度嗎?
本書解釋了不少與「職場」、「溝通」、「幸福」與「成功」的心理學,比方說:
人為什麼總是三分鐘熱度?
原來三分鐘熱度還真的有個心理學名詞叫「半途效應」!因為人要開始學習新東西的時候,就像談戀愛一般,腦中還會分泌激素,引起興奮。我這一生飽受這種困擾,每次要開始做什麼事情之前,我會異常興奮;做完第一次之後就瞬間冷卻,但還是會再觀察看看,等到做到第三次的時候,就覺得很無聊,想要結束了。
沒有熱情,就做不下去。但經過了無數次的三分鐘熱度之後,我發現還是有辦法讓我繼續,那就是你不要想要做得多好,就只是去「做它」而已。當你不在乎結果,就能享受過程。會讓你中途放棄,很大一部份是因為你覺得自己就算努力,也永遠不會做好它。比方說,學語文就是這樣,因為不管怎麼學,我們都沒辦法講得跟外國人一樣好,那現在何必浪費時間呢?但如果你換一種想法,腦中設定「就只是要去做它」,而不是要做好它。我們從小被「做好」這種觀念制約了太久,當它進入我們的潛意識後,你會覺得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做好它,但想著要「做好它」,等於非達到某種成果不可,這就會讓你失去做它的勇氣。
朋友與家人也要有界限
兩個人能一直生活在一起的關鍵,就是彼此保有各自的界限。界限就是每個人清楚知道自己與別人的「責任」與「權力範圍」,不期待他人付出更多,自己也不接受被強加的責任。這是出自一本經典名書「Boundaries」(中譯版:過猶不及-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?)。除了過度依附他人,有些無法說不的人,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責任,也是無法建立界限的人。
沒有界限是一種心理問題,這種人的特徵明顯,到處都有,甚至包括親人!
「界線」是人際關係的鎮店之寶。在我之前介紹過的「休婚」這本書中,女主角因為跟老公已經一說話就吵架,無法住在同一個屋簷下,她直覺所想做的事情,就是找回自己的獨立性,自己外出謀生,也就是修補她與老公的界線。界線建立之後,妳開始相信對方不需要為妳的問題負責,不會過份期待,也就不容易失望。人都有懶惰的天性,一旦能依賴別人,就不想要靠自己;在心理上也是,如果能找到一個一直讓你依附或推卸責任的對象,就不會想靠自己堅強起來。包括近年來火紅的話題:「親情勒索」,也是一種界限問題。
三分鐘熱度已經搬家到readermemo.com,以上為文章摘要,欲讀全文請點:【書籍介紹】圖解個性心理學-找出自己的性格盲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