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人不是蕭邦,而是義大利的波里尼(Maurizio Pollini)。因為覺得他年輕時長得很帥,所以就放他的照片了。

Maurizio-Pollini-resize-1a.jpg

莫札特的奏鳴曲給小孩聽,如果維穩第一階段成功,其實可以趁勝追擊,換其他的音樂家。以後你就可以像認恐龍一樣教小孩:會在巧克力上的就是莫札特,很生氣的是貝多芬,長得像愛因斯坦的就是葛立格等等,至少你小孩的字彙裡,就出現了貝多芬、莫札特及愛因斯坦等人。

 


雖然古典音樂的好處,是同樣的東西怎麼聽也不會覺得聽久了很煩,因為像我們聽習慣「流行歌」或「搖滾樂」的人,不容易找到古典樂的注意力中心(Thriller) 與建立它的框架,所以聽了古典樂之後通常都覺得像沒聽一樣,再怎麼放,都覺得是差不多的東西。

在看過許多兒童音樂發表會,還有回憶起我小時候接觸音樂的過程,我發現某些音樂能吸引住小孩的另一個特性,除了主體上,聽起來必須要歡樂,不能太慢,也不要太短,另外就是會有一條很明顯的旋律線,你可以很容易辨識出來。所謂的旋律線就是你聽過之後,有辦法哼唱出來的那段,如果這段容易被記住、會讓人隨興就能哼出來的話,那這首曲子就有希望成為芭樂歌了。

蕭邦,人稱鋼琴詩人,他的音樂,你通常都很容易聽到這條線,所以小孩的接受度也是滿高的。



按我看播放清單
 

夜曲(Nocturn):
不用想太多,看字面意思,你就覺得它是在描述人看著夜晚的感覺,有時是描繪一幅夜景,有時是帶有個人內心的波濤與脆弱感受。大部份聽來都有點沉悶,但是評論說,如果你仔細聽,是會有一點正面的感覺在裡面,這點我是同意的,人有時候會在夜晚沉靜下來,也會看到明天的希望。但給小孩聽的東西,如果節奏太慢的話,小孩馬上就會喊好無聊,蕭邦夜曲裡,有幾首很常聽到,等於是古典樂中的芭樂歌,而且節奏也不會太慢的。分別是:

Nocturne Op.9 No.2 in B Major
Nocturne Op.15 No.1 in F Major
Nocturne Op.32 No.1 in B Major
Nocturne Op.27 No.2 in D flat Major
Nocturne Op.9 No.3 in E flat Major
Nocturne Op.37 No.2 in G Major
Nocturne Op.55 No.2 in E flat Major



前奏曲(Prélude):
幾乎都是聽起來很恐怖,好像一個人遭遇了什麼重大的打擊很絕望,而且又很短,給小孩聽,不推。但有一首例外,不會很可怕,而且你可以有故事講給小孩聽的,就是Op.28 No.15這首。它整個很像一個人在著看窗外的雨,從毛毛雨變成暴風雨,後來又變回毛毛雨的感覺,當天氣不好時,就可以放來聽。

Prélude Op.28 No.15 in D flat Major

練習曲(Étude):
練習曲也是幾乎比較短,而且它主要目的是用來鍛練技巧,所以對小孩來說,就更不可能感覺到它的意境,但是這裡面有一首很有名的,就是離別(Op10 No.3) ,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馬上會想到日劇,但開頭太傷心,中間又好像喝醉了發酒瘋,小孩也不喜歡。我挑了幾首比較健康的,還有幾首可以講故事的: Op25, No12 (Ocean),很像海裡的浪花連綿不絕打上岸的感覺;Op25, No11 (Winter Wind),左手是狂風在吹,右手像是落葉在飄。

Étude Op.25 No.15 in F flat Major
Étude Op.10 No.11 in E-Flat Major
Étude Op.10 No.10 in A flat Major
Étude Op.25 No.12 in F flat Major
Étude Op.25 No.11 in A Minor
Étude Op.25 No.12 in C Minor


波蘭舞曲 (Polonaise) :
直接就播了「英雄」跟「軍隊」給他們聽吧,順便可以的話,放人家彈現場的給他們看,可以跟他們講這是在表演特技。


Polonaise Op. 53 in A-flat Major Hero
Polonaise Op. 40 in A Major Military

 

 

 三分鐘熱度已經搬家到 readermemo.com,以上為文章摘要,欲讀全文請點:小孩聽什麼音樂  蕭邦

 
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三分鐘熱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